CBD,中央商貿區,豪車,香艷,西裝革履,社會精英,這個區區幾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,裝載著過億的年度稅收,上演著激情和夢想,孕育著改變世界的力量。
其實早在一千多年前,唐朝的首都長安,就有兩個CBD,叫做“東市”和“西市”。當時國內外的商人,都在這兩地設店鋪,交易世界各地的商品。
你可別把它看成是普通的集市,現在很多時髦的金融概念,其實正是誕生在唐、宋的CBD里。
第一銀行
CBD的交易量很大,需要大量貨幣,商人們很難隨身攜帶。
為了方便交易,東、西兩市就出現了“柜坊”,專門替人存錢,等聚集了存款之后,也會用來放貸。這就是最早的“銀行”。
第二紙幣
到了宋朝出現了更方便的貨幣“交子”。元朝時意大利旅行家馬可·波羅來到中國,發現元朝人正在使用紙幣,就把紙幣的印制和發行技術帶到了歐洲。美國學者羅波特·坦普爾(Robert Temple)在著作中指出:“最早的歐洲紙幣是受中國的影響,在1661年由瑞典發行的。
第三期貨交易
連聽上去有點“高端”的期貨交易,也是在宋代的CBD里誕生的!
比如,商人想要購買大量荔枝,在預測未來的行情后,在還未開花的時候,就和種植戶談好價格預購。等荔枝成熟了,再按合同購買。不管后來荔枝的行情是好是壞,商人和種植戶都不能隨意改變價格。這其實就是最早的期貨交易。也就是說,隨著“CBD”的出現,銀行、紙幣、期貨也都紛紛出現了。
那么為什么在CBD能誕生出這么多金融行業呢?
其實道理很簡單,利益聯結!越多的商業聚集在這里,會省去很多時間和物流成本。
好比今天的商場,早就不只是購物的地方了。餐飲、電影、娛樂,互相借力,商機無限!還有手機,早就不只是打電話用的了。社交、購物、理財…… 它就是你的“CBD”呢!
美國學者 Michael Porter (麥克爾·波特)稱之為產業集群理論。在一個特定區域,形成區域集聚效應、規模效應、外部效應和區域競爭力。
作為一個職場的年輕人,你的辦公樓其實就是一座小型的“CBD”。辦公樓里的每家公司,聚到一起都是有理由的。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,別忘了眼觀六路,耳聽八方!看看別的部門、隔壁公司的人都在做些什么,在關心些什么。也許下一個機遇,就隱藏在你身邊呢!
有一本商戰懸疑小說,叫《國貿三十八層》,講的就是北京國貿,三個不同行業的前臺,因為互通信息,引發蝴蝶效應,攪亂了幕后商業大佬們的計劃。
所以,千萬不要小看自己。只要有心,CBD的秘密,就在你眼前!